王育苦学
《晋书》〔唐代〕
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王育少时是一个孤儿,家境贫寒,给人做雇工,负责放牧猪羊,放牧的地方靠近学堂。王育常常在空闲时间捡柴草,用卖柴草的钱雇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他砍断蒲草来练习写字,日夜都不停止。有一次他弄丢了猪羊,主人用鞭子抽打他。王育打算卖掉自己来赔偿主人的损失,这时郭子敬听说这件事后很赞赏他,替王育偿还了猪羊,供给他衣服和食物,让王育和自己的儿子一起上学。王育于是广泛通晓经史典籍,后来在伪汉做官,官职做到太傅。
注释
豕:猪。
暇:空闲的时间。
薪:柴。
截蒲:截取蒲枝当笔。蒲,蒲柳、水杨。
笞:鞭打,杖击。
鬻: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唐代〕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唐代〕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