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李白 李白〔唐代〕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吹过水乡的夜晚,这样的时辰绝不适合远离。
远隔长安恍如梦里,什么时候才是归去的日期?

注释
陆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节度使等的下属官吏,多掌文书之事。琵琶峡:在巫山,形同琵琶,故名。
水国:水乡。我国南方多河泽,故称水国。
殊非:绝非。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3-654

赏析

  盛唐时期,由于政治安定,经济、交通发达,通衢驿馆行人往来频繁,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空前繁盛。这些诗或写景寄情,或直抒情怀,手法多样,不拘一格。然所贵者当在于情真意切,深有寄托,方能感人至深。这首诗看似平淡,实则情深意浓。

  首句写景,点明送行的地点和时间。“秋风”二字意在烘托环境气氛的凄清,以表达离别的感伤情绪。二句言情。“殊非”二字含意深厚,既有挽留之情,又有感叹之意。夜深风紧,此时上路,殊非良辰,所以诗人殷勤致意,挽留他待天明风停以后再走,这是一层意思。念友人何以如此匆匆告别,叹其奔波劳苦,这又是一层意思。

  总之“殊非”二字意味深长。太白诗曾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当写于赐金放还后,故诗中流露出对朝廷的怀念。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3-654

简析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夜深风紧、离别殊非良辰的情景:前两句用情景交融的方式,描写诗人殷勤致意、挽留友人陆判官待天明风停后再离别的情景;后两句描绘友人如此匆匆告别、叹其奔波劳苦,实则问友人何时能回到长安,虚则表露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重获朝廷的重用。全诗意境紧扣主旨,语意双关,借景烘托环境气氛,以表达离别感伤之情,从而触动诗人内心处的情感,以萦念长安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7篇诗文  59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 杜牧〔唐代〕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 杜甫〔唐代〕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瑶池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